第(2/3)页 师傅们总是耍笑我,打发我到小酒店里去打酒,怂恿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到什么就用什么打我。 吃食是什么也没有。早晨吃面包,午饭喝稀粥,晚上又是面包,至于茶啦,白菜汤啦,只有老板和老板娘才大喝而特喝。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娃娃一哭,我就根本不能睡觉,一股劲儿摇摇篮。 亲爱的爷爷,发发上帝那样的慈悲,带着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村子里去吧,我再也熬不下去了。 我给你叩头了,我会永远为你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不然我就要死了。”】 写完这些,凡卡哭了,眼泪一颗一颗的往下掉。 看书的顾语也跟着看哭了。 文章以凡卡的口吻在写,特别是写信的内容,直白,语言稚嫩。 非常有代入感,就像是本人亲自在读着一位九岁小男孩给自己写的信一样。 再加上前面一段还在写凡卡美好的回忆,下一段突然就被拉回了现实, 反差实在太大,冲击力很强,顾语蜷缩在被子里面不停的擦眼泪。 “资本家实在太可恶了,一位九岁的小孩子都不放过!” 她随后扯过被子擦眼泪,继续往下看。 【“我会给你搓碎烟叶,”凡卡接着在信上对爷爷写道,“为你祷告上帝,要是我做了错事,就自管抽我,象抽西多尔的山羊那样。 要是你认为我没活儿干,那我就去求总管看在基督面上让我给他擦皮靴,或者替菲德卡去做牧童。亲爱的爷爷,我再也熬不下去,简直只有死路一条了。 我本想跑回村子,可又没有皮靴,我怕冷。等我长大了,我就会为这件事养活你,不许人家欺侮你,等你死了,我就祷告,求上帝让你的灵魂安息,就跟为我的妈祷告一样。 ”】 又是一段凡卡写信的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凡卡想从城里回乡下的心。 更是侧面写出了凡卡在城里当学徒过得很不好。 他甚至情愿回农村,给品行不端,好色的爷爷当牛做马,都不愿再带着城里,反应了城里资本的冷漠和压榨。 文章到这里就已经能够看出主题了,通过凡卡,写出了农民进入城市谋生,深受资本家剥削之苦。 之后的内容,一直沿用了,现实与幻象相结合的手法。 凡卡一边写信一边回忆曾经的一切。 在曾经,凡卡妈妈还在地主家当女仆的时候,地主家的小姐还会给糖他吃,会教他写念书,写字,跳舞。 每当他回忆完曾经的美好,他都会在信里将他如今的痛苦写下来。 并且哀求爷爷来接他回去。 【你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你看在基督和上帝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吧。你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这儿人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气闷得没法说,老是哭。 前几天老板用鞋楦头打我,把我打得昏倒在地,好不容易才活过来。我的生活苦透了,比狗都不如。】 在信的后面,凡卡几乎是在哀求,他是多么渴望爷爷来接他。 多么希望有一个人出现,带他脱离苦海,但是他没有别的亲人,只能寄希望于远在乡下的爷爷。 顾语看到这里,她已经哭成一个小泪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