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叛变-《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2/3)页
    真是一个刁蛮的丫头,竟然到吕飞燕这里告状。
    “听鹃儿说,你今天早上欺负她啦?”吕飞燕笑着说道,还背对着鹃儿对董书恒使了个眼色。
    “哦,鹃儿姑娘,我知道了,一定是潘起亮那个棒槌的话惹你不高兴了,回头我一定去处罚他。”
    鹃儿一看他们夫妻俩一唱一和就知道自己找错人了。
    董书恒一来,小姐就不疼她了。
    “好了,鹃儿姑娘你可要给自己手下的女兵做好表率。这样好了,明天带你去看一样好玩的东西。”
    吕飞燕和鹃儿都好奇地看向董书恒。
    “我这次带了六辆马车,鹃儿你看到了吧?那里面可是有大杀器。”
    听到董书恒这么一说,鹃儿就自己告辞离开了。
    她才不要等着明天看呢,现在就去找潘起亮那个傻子就行了。
    见到鹃儿终于被自己支走了,董书恒长出一口气,终于把这个电灯泡给支走了。
    “夫君,你说的是什么大杀器啊?”吕飞燕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
    董书恒只能跟她讲了一下手摇机枪的原理性能。
    见多识广的吕飞燕也被震惊到了,许久没有回淮海军总部,没想打淮海军都捣鼓出了这么厉害的兵器。
    果然,夫君是有大气运的人。
    吕飞燕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对董书恒说道:“对了,夫君,有件事情要告知你一声,我们之前派人去了一趟河南。”
    “河南?你派人去见罗大纲了?”
    “夫君,果然一猜就中,我记得夫君说过那罗大纲是难得一见的将才,有收为己用的意思。”
    “正好现在太平军的河南处处碰壁,龟缩在汝州府,被清军四面包围,我就派人以江苏天地会的名义邀请他,要是在河南呆不下了,可以到太行来。”吕飞燕详细阐述了事情的过程。
    “嗯,你做的很好。罗大纲这个人顽固的很,不碰个头破血流是不会回头的。”董书恒点头肯定道。
    接下来的几天,董书恒就陪陪老婆孩子,天气好的时候出去视察一下。
    另外就是跟太行纵队的几位高层商讨扩军的事情。
    ……
    河南汝州,位于河南府也就是现在的洛阳东南面,历史上这里是洛阳的东南屏障,境内山峦关隘众多。
    但是自北宋以来,洛阳不在作为国都,这些关隘早已荒废。
    罗大纲带领太平军占领汝州之后,查抄了一批带头抵抗的地方士绅。获得了一批军粮补给。
    但是之前久攻河南府,消耗巨大。
    汝州只是一个小州,夹在河南府、南阳府、开封府和汝阳府之间。
    夹在各府之间进退不得,现在形势对罗大纲非常不利。
    汝州城就在汝河北岸,这里是汝州的最富饶的地区,汝河两岸的平原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而汝州的南部多是山地,有尧山和鲁山等。
    此时的汝州府衙后院全部都让给了洪天贵福作为临时的王府。
    黄浩大部分时间也住在这里,名义上是照顾洪天贵福的生活。
    他以洪天贵福的名义不时跟库房索要钱财、物资,甚至在民间强抢民女。
    这些东西和女子实际上都是自己享用。同时他也是用这些东西趁着罗大纲出征收买了留守的军队军官。
    罗大纲一路征战过来,老营伤亡惨重,很多军队都是后来招募的的,对罗大纲个人并没有多大的忠诚度。
    反而是因为老营兵马的消耗,大大降低了罗大纲对军队的掌控。
    现在太平军还能够在汝州支撑,只是因为河南的英桂手下同样也没有什么可以野战的士兵。
    英桂手下的绿营主力全部都放在东边的归德府,现在那里是捻匪的大本营。
    淮海军进入安徽之后,捻军就失去了自己的大本营,全部撤入了河南境内,东北边的山东境内同样无法立足。
    河南经过了水灾之后,官府对地方上的掌控减弱,正好让捻军趁虚而入。
    捻军也并非一味地破坏地方,河南的流民大量流入江苏,尤其是河南东南面的各府。
    这让地方上的土地大量抛荒。
    捻军进入后占据这些土地建立围寨,四处抓人耕种,这就势必得罪了的当地的地主势力。
    作为巡抚的英桂不得不派兵前去剿灭。捻军最擅长机动,让这场剿匪演变成了一场拉锯战。
    回到汝州城。
    时值冬日,汝州城内外一片萧条,战乱断绝了商路。商铺关门。
    城内的百姓没了生计,很多人逃到了乡下,也有些人去东边投了淮海军。
    罗大纲镇守镇江的时候,倒是将镇江治理的井井有条。发布了许多惠民措施。
    他不仅打仗厉害,治理地方也有几把刷子。
    但是太平军进入汝州时间尚短。而且大部分的时间罗大纲都在外领军打仗。
    汝州的政事一直都是黄浩在主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