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岔路口-《超神空间加载系统》
第(2/3)页
著名史学研究专家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告诉人们:“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此处将水作为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
远古人们在科学上处于蒙昧状态,但他们在很多哲学理念中却有着窥破表象,直指本质的参悟。或许乍看表述并不会感受到这种深层次的隐秘,但真当深度解读的时候,这种简短的只有数十字的故事描述却蕴含了太多的东西。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逐日代表着追逐世界至高的权柄;渴,代表着无法适应;欲得饮,代表着想要改变;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代表代表最初的改变不足后又想要寻求更加巨大的改变;未至,道渴而死,代表无法真正的掌握世界至高的权柄;弃其杖,化为邓林,代表着留下传承和路标,给后人指引道路。
从这个角度上看夸父逐日,这是一个与“愚公移山”类似的典故。只不过,愚公移山的典故中,愚公最终感动上苍,由上苍出手挪走了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从年代上算,出自《山海经》的夸父逐日年代要比愚公移山要早。在那个远古时代,人们的灵智还没有被施加在自己身上的禁锢般的“天帝”禁锢,虽然迷茫于前路是否能够成功,却敢于直面那无解般的未来。
而到了愚公移山典故所在的战国时期,文明虽然在快速的进步,但神灵的传说也揭示出了人们对于世界的妥协。
战国时期的人们认清了残酷的现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力。所以,人们选择了妥协,向杜撰出的不知道有没有的神灵妥协。
人类世界面前的确是无比孱弱的。即便是在有着璀璨文明的星河联盟,即便是已经成为古神的左哲,在世界面前依旧是无比弱小的。那么,人们是否也应该如前人一样选择妥协?抑或者如同逐日的夸父,哪怕最终死在了逐日的旅程中,依旧在想着用自己剩余的力量给后人指引和帮助?
没人知道夸父逐日之后的后续,是否有后来者如夸父般的继续逐日的旅程。就像是现如今的左哲,左哲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走上“逐日”的旅途。
追逐力量或者是世界本质的旅途,必将无比艰难。但只是艰难无法阻挡后来者。这个世上,从来都不缺少悍不畏死的人。真正阻挡人们前进脚步的是,是茫然。人们不知道自己终其一生的努力是否会有成功的可能。人们害怕自己终其一生的努力,最终却发现自己追求的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虚妄。
每个人出生后都会询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世上。除却生物课老师告诉自己的两性细胞结合并孕育出新生命的那一套科学理论外,人们真正想要知道的是,自己的出生,是否代表着某种特殊的,乃至是超凡的意义?
生育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如此的奇妙,以至于让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如果只是用一连串的生物学解释和化学公式来证明人类的出生是一件理所当然,一件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事,这未免有些让人扫兴。毕竟,区区两个细胞,与后来生长出的完全个体之间的差距,未免太过巨大了。即便有细胞中基因的影响,但那股子让基因按照特定程序一步步将细胞变成个体的力量,就像是冥冥中有一个存在,在指挥着细胞的不断变化。
相比于相信那些冷冰冰的公式,人们更愿意用感性的方式来解释这个世界,解释人出生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