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僵尸没了脑袋,加上被八卦镜破了阴源,立刻干瘪下去泄出一身尸气,很快便成了具腐尸,整个羽化池内充斥着一股子腥臭味儿。 来之前葛正清预料到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做了充足的准备,这点伤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既然是来寻找无比重要的《阴阳经》,不把这里翻个底朝天,葛正清绝不会罢手。 他发现此处修建的颇为讲究,整个羽化池都由青砖砌成,圆形宝顶上画着玉京山和众仙,墙壁上写着一百零八道接引咒,下方一共分了十八层,每层都放有蒲团和已死的道士,大多成了干尸,只有少部分已经化作白骨。 最底下一块平整的地面,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砖块拼出个八卦,阴阳两级各摆着两口方柱形的石棺,如果《阴阳经》确实在宗坛的话,想必就被藏在石棺之内。 葛正清爬下羽化池来到石棺前将火把插好,围着两口石棺细细端详,这石棺厚重朴实无华,只在元宝形的盖子和四面阴刻下少许莲花图案,周围的地砖和羽化池其他地方的青砖有着明显的不同,年代应该更为久远。 葛正清看出了名堂,这石棺里十有八九坐着九星道其中两位老祖,老祖选址华阳洞,把自己葬在这个隐秘的场所,后人在此基础上修建了羽化池,等羽化池内再无容身之地后,才又建了上方的塔楼。 石棺太重,单凭个人无法撼动分毫,而且棺内若有异变,贸然打开并不是明智之举,葛正清宁愿费点功夫也不愿冒险。 他在其中一口棺材的棺材板儿一头安上铁爪,又在附近坚硬处固定好滑轮,最后用绳子将铁爪和滑轮相连,一切摆弄妥当,他便用力拉起了笨重的棺材板儿。 等棺材板儿翘起十来公分,葛正清停下手查看棺内的情况,里头并无死人,而是一层厚厚的沙子上,被摆下了一个长似炮弹的破陶罐。 把棺材板儿拉得更高后,取出陶罐捧在手中翻看,陶罐胎质酥松制作粗糙,却又不失古意,两个兽首环形耳和口檐已经破损,一看便知是上古时期的物件。 罐身一侧用白色颜料画着幅图,虽然有些地方剥落了,但还是能看得出来,是个上半身为人类,下半身为蛇的妖怪,另一侧刻着些甲骨文,这妖怪看着眼熟,貌似传说中女娲娘娘的造型。 葛正清认为这必定是个不得了的物件儿,不然怎会单独放在一口石棺内,其重要之处应该就在那些文字。 于是他把文字拓到了一块布上,就将陶罐物归原处,万一后世子孙需要了,也可以来取。 可奇怪的是,无论怎么摆放,这陶罐就是不如原来稳当,葛正清这才反应过来,是那层沙子不知何时都漏到了底下的一个小眼儿之中,只留下一根粗细能和小眼儿刚刚吻合的木棒留在里头,估计是用来堵住那个眼儿的,原先插在里头正好被沙子给埋住。 将陶罐靠在棺内角落,放下棺材板儿,用相同的方法又去打开另一口石棺,棺材板儿刚被启开一条缝,就从里头飘出一股浓浓的檀香味儿。 葛正清凭经验判断,石棺内肯定放着檀香木,为的是防虫防蛀,说明石棺里的不是古尸便是有宝贝。 檀香木优于樟木许多,不过古时平常人家用来防虫的一般是樟木,用檀香木的少之又少,那是因为檀香木来自印度,价格昂贵,又是上好的制香原料,用来防虫实在浪费。 葛正清小心谨慎起来,他拿黑纱蒙住口鼻,怕的是万一活人呼出的生气触碰到棺内古尸会引发尸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