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三章 唐史学家有疑惑-《我能锻炼精气神》


    第(2/3)页

    于是连连摆手,大度的说:大师客气了,无妨。

    又请两位老教授坐下。

    然后客气说道:两位老先生大名,我也是早有耳闻,能够和两位前辈相见,也很是荣幸;

    今天有事耽误了,让两位久等了,实在抱歉,不知两位前辈,特意来见张某,有何指教?

    两位学者听到,对方竟然知道自己,还自称晚辈,客气的有些过分,两张古板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同时却又有些惶恐不安:人家如此辈分和身份,却称呼自己是晚辈,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自己前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感觉这位神仙中人,实在太和气了,完全和身份不符。

    历史学家古古教授回答道:张先生太客气了,我们两个一点薄名,能让您有所耳闻,鄙人深感荣幸。

    指教二字,万万不敢当。

    只是听说,您要明早,探访则天皇帝的乾陵?

    张文博点点头,表示承认。

    古教授又说:鄙人是专门研究唐史的,心中有个疑问,一直解释不通。

    能否让我们也去,见识见识?说不定,就能有所收获。

    张文博听了,并没应承,反倒解释说:我倒也不是故作姿态,刻意奉承。

    正因为晚辈名字里,有个文博二字。

    为了尽量做到名副其实,平时喜欢读书,研究历史和各种杂学。

    两位的大名,我确实有所耳闻。

    知道两位性格耿直,治学严谨,博平日里,也十分佩服两位这种务实求真的精神。

    若是别人前来,想要一起去探访乾陵,我自然是欢迎的。

    但是以两个的性格,恕我直言,不去也罢。

    两位成名不易,我不想两位晚节不保,或是把毕生所学,全部推翻;

    就请回吧,我送两位,说完起身,伸手相送。

    两位教授,听他说的严重。

    不由瞪目结舌,面面相觑,不知他此言何意?

    万教授疑惑问道:不知您此言何意?尚请明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