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齐慧娴夫妇非留他一起吃:“多双筷子的事,一起吃热闹!” 他们的客气是北方人的客气。 在他们身上,王照看到了北方人的豪爽和义气。 于是一下子,空气、街道、房屋,甚至路上的行人都熟悉起来,她好像不是在异地他乡了,而是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地方,十几年来担在肩膀上的紧张感为之一懈。 司机帮忙点的菜,乱炖,韭菜盒子,炸肉圆,红烧鱼和酸菜饺子。 南方人认为好吃的北方菜往往是不正宗的,不正宗意味着对北方人来说比正宗的南方菜还要不好吃。 别说他俩了,连许久没好好吃过北方菜的王照也觉着这菜真是不好吃。 齐慧娴夫妇为了装出好吃的样子,大口刨饭,因为菜的份量比老家的饭店里少了一半不止,饺子也小了一个大边,硕硕几个点缀在盘中间,跟装饰品似的。 他们一个劲夸“好吃好吃”,让王照和司机多吃点,自己却不好意思多夹菜,干吃饭,少吃菜,反而显得菜是不好吃的,左右矛盾,明眼如王照洞察得清清晰晰。 吃完时,王照去了趟洗手间,回来时望见齐慧娴在把她碗里的剩饭拨进自己碗里,那剩饭里有混着菜汁,已凉了。可齐慧娴毫不嫌弃的样子,就着剩饭,动筷清扫残羹冷炙,像一个母亲在吃几岁孩子的剩饭那样自然。 扣扣索索的,叫人心酸。 她的继父在前台买单。老人不会用手机付钱,收银员向他展示菜的总价,他愣了一愣,掏出一叠票面金额不一的钞票。 王照上前道:“我来付吧。” 他咳嗽着:“我来我来。” “你们过来,当然应该我请。” “哪能够呢。”她继父的眼角露出畏惧,这种畏惧大概来源于和齐慧娴结婚多年,王照不喊他“父亲”,也不叫“叔叔”,他在她那是没称谓的。他从未在王照这得过半点,哪怕是口头上的“好处”,早已习惯了被她置如空气。 王照几乎忘记了他的名字,约莫记得他姓李,以前学生们称呼他为李校长,不过她连“李校长”都没叫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