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永不加赋-《崇祯的开挂人生》
第(2/3)页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按照当时一条鞭法的量地计丁法,将一州县役银均派于该州县之丁粮。编征时并考虑民户的土地财产及劳动力状况征收。
(役银:徭役和人头税也就是丁银的结合。)
又将农户分成了上、中、下三户。
有丁无粮者作为下户,仍纳丁银;有丁有粮者编为中户,丁粮俱多者编为上户,俱照丁粮并纳。
这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将徭役和人头税和田税融合在一起,以州县为单位征收,全年清查并将百姓按照有人无田、有人有田、田人都比别人都得这三种农户分层三等,多的多交银子,少的少交银子。
这样一来百姓就会改变过去明明家里没田,但还要交田税最后被逼的家破人亡的惨事。
让百姓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
但这种政策却影响到了地方上的官绅地主的经济利益,他们本来靠着手中的权利将自己家的土地按在哪些无地和有地百姓的头上,让他们帮自己交税和服役,最后百姓被逼的承受不起之后趁机以低价或者抢夺的形式夺取他们的田地家产,逼他们卖身为奴,从而大量的兼并土地,而且还能把锅甩到皇帝头上!
你们看,你们被逼成这样都是皇帝要收赋收税造成的,所以怨不得我,你们要怨就怨皇帝吧!
一条鞭法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他们的这种手段破灭,于是明里暗里的阻止着一条鞭法的施行,只不过当时张居正当政,手段狠辣狠狠的整治了一番这些人,最后他们只得无奈接受这种政策。
但张居正故去后人亡政息,这些地主再次故态萌发,到现在为止一条鞭法已经近乎名存实亡。
而朱由检则永不加赋的旨意一出,就意味着以后的所有赋都会按照当前的人丁数征收,百姓家再添丁口也不用多交银子了,这会给天下的百姓带来极大的负担减轻。
但这,无疑影响到了一些和官员士绅的利益,百姓的负担小了,他们还怎么逼他们承担不起从而家破人亡把土地卖给自己,自己还怎么兼并土地,而且赋都不加了,自己还怎么把锅甩到皇帝头上去?
这不是抢自己的钱吗?
所以,朱由检的这道旨意在哪些心有正义的官员眼中这是仁政!大大的仁政!
但在哪些有利益参与的官员眼中,这无疑是大大的苛政!
虽然这赋是你皇帝的,你少要甚至不要都跟我们没关系,但影响到了我们兼并土地和把锅甩在你的头上,哪就是你的不对了!
你怎么能这样呢?你不让我们兼并土地,你不让我们甩锅!你这个昏君!暴君!
所以在鸿胪寺官员念完这道旨意后,下方的官员面色态度呈两极分化。
没手脚在里面的一脸喜色,跪地高呼陛下英明,堪比古之圣君!
有利益在里面的则阴沉着脸,站在原地面色难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