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也不知她扛劈不扛劈-《姥姥饶命》


    第(2/3)页

    师祖妙木仙是怎么死的?因何而死,谁人下的手?

    一概不知。

    原本想从师父口述的师祖遗言中,找出些许端倪。

    然而,李长安听完,只觉得两眼冒金星,脑海中不停蹦出四字诀。

    不明觉厉、男默女泪、沃乐鸽区…

    灯影传信,截取自妙木仙原话:

    【生即是死,死亦是生。我的命运,就在于他的成败。去吧,别做无谓之事。】

    这…位大佬,能不能说点人能听懂的语言啊喂?

    脑壳疼,疼到炸。

    竹屋二楼,李长安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拿着支细竹竿盘腿坐在地上,在面前的一方沙盘上写写画画。

    一旁的小白狐狸脑袋挨在他腿边,正打着呼噜;阿紫也趴在他肩头,小小的身子一起一伏,嘴里还吐着泡泡。

    这两货倒是随遇而安,心大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在他身边,就能安然入睡。

    吕无相一脸愁容坐在李长安对面,也看不懂徒弟在沙盘上勾来画去的写些什么。

    看了会后,老道终是忍不住,抚须道:“各峰峰主盯着我们悲呼峰,皆因关心师父的安危。

    只不过,我实在不知当年师父究竟因何故殒落,故而无从回答他们,只能先且避着不见。

    唉…这到底该当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哇!”

    李长安抬头看了眼外边漆黑的夜色,又看向师父,心底是又想笑又无奈。

    是,并不一定都是恶意的。但,也未必全是善意。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都没有的话,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基于前世所见所闻,及此前被树妖姥姥的软绑架,李长安此时很脆弱、很不安、很敏感。

    他认定师父所说这些年打探、窥视悲呼峰的同门中,除了真的关心镇山至宝妙木仙去处之人外,不排除有人另有心思。

    诸如‘趁机霸占无主之峰’、‘趁机在无主之峰内捞点功法或法宝的好处’…此类‘人之常情’恐怕不在少数。

    当然,他也不希望自己的‘阴谋论’是真相。若真是门内有人设计害师祖,那自己应该很快就会被盯上。

    真相是不会自动跳出来的,基于已知所有,李长安对妙木仙之死,作出了以下猜想。

    【壹】:非门内人,而是别门、别派;

    若公开妙木仙已死的消息,一则对山门极为不利,二则有可能会引起觊觎无极仙山的人,趁机搞事情。

    毕竟,六道宗除了先辈余荫之外,还有无极仙山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那满山遍野的灵物宝财。

    所以,师祖这是,多重.怀璧其罪。

    搞死妙木仙,便灭了六道宗东山再起的唯一可能。假以时日,再慢慢搞残、搞垮六道宗,便能蚕食下这片灵脉宝山。

    如此一想,门内有没有别门别派的间谍呢?这是个问题。

    【贰】:别门、别派某位与妙木仙同一量级的大佬,趁其镇守荒渡涯之机,直接出手抹杀;

    虽说与师祖实力相当的,只凤毛麟角、廖廖数位;且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正面击杀师祖的几率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

    也许,是两人或三人联手呢?那成功率不就大大提高了么。

    此处,暂且做个标记。待慢慢了解当世有哪些实力深厚的大佬后,再作判断。

    【叁】:魔族;

    师祖独自镇守荒渡涯一事,除了大师伯与师父之外,人族这边暂时假设无他人知晓。

    那么,谁会没事跑到那个魔海去呢?

    回仙山的路上,师父特意绕行,连那魔海的边边都不敢靠近。寻常修士别说是进荒渡涯了,便是靠近不灭雷霆,都够喝一壶的。

    又不是人人都像师祖这般天赋异禀,修得九重天雷音,能安然穿过那片恐怖的雷区。

    无法断定师祖死在何处,如果就是在荒渡涯的话,那还原当时‘案发经过’有可能是这样的。

    魔军冲阵,且某个或几个‘大魔头’从阵眼中逃出来;

    师祖与对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鏖战几天几夜后,不敌身亡。

    【肆】:复合串联式大型阴谋;

    假设,师祖死于荒渡涯。

    那么,魔族冲撞封禁大阵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为何早不出来晚不出来,偏偏师祖在的时候出来了呢?

    也许,有人族修士(门派不论),与魔族余孽暗中勾连。

    善水遁、避雷阵法的修士,听师父说有很多,但要达到能暂避不灭雷霆之威的,少之又少。

    少归少,说明还是有这种存在。

    假设,某心怀不轨之人,得知妙木仙在荒渡涯的消息后,水遁入海底悄悄启开大阵一角,放出个把魔族大能来。

    借大魔头之手,除掉妙木仙。

    那么,妙木仙在荒渡涯之事,谁人知?

    斗元大师伯,嫌疑最大,但没有‘作案’动机。

    无冤无仇,说到利益冲突,最多也就是妙木仙如日中天被长老器重。

    但即便再善妒,也不至于不顾自己仙门的兴衰。

    况且,斗元大师伯修为也不差,乃金峰境之尊,与天亼殿六长老实力相当。

    没必要。所以,如果这是事件真相的话,那便应该另有他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