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握手言欢-《国潮1980》
            
            
            
                
    第(1/3)页
    “朱三万”今年三十八岁,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
    吃邮票这碗饭以前,他在文化馆资料室工作。
    加上从小就嗜邮如命,是长期待在太原路马路市场,沪海本地最早一批玩家。
    但他很少出远门,对于京城邮市的了解也不多,就是有个耳闻。
    所以对“朱三万”来说,这次能见到宁卫民,与之就京沪两地邮市的情况充分进行交流。
    本身就是一件不虚此行的好事,意义重大。
    别忘了,这年头是什么时代,既没有手机,也没有互联网,通信手段十分落后。
    一座城市的邮票价格与另一座城市的邮票价格也往往是参差不齐、有高有低。
    邮票信息的流动十分缓慢,邮票价格的变化也需要时间。
    就连与京城一箭之地的津门邮市,信息传递都和京城有较大的滞后性。
    各地邮票价格当然不会十分统一,肯定是存有较大差价的。
    有心人往往就能通过比别人更多的信息找到空子牟利,或是判断邮市未来趋势。
    总之,对于参与炒邮票的人来说,信息是越多越好,越准确越好。
    尤其是第一手的信息,在邮市,无论何时,那就等同于真金白银。
    像今天跟宁卫民聊过这么一场,至少“朱三万”就知道了京城的“梅花”小型张已经后劲不足了。
    目前价格就停在五块多一点,上下不定。
    反观沪海却有点涨过头了,目前的价格居然要卖六块。
    那他自然准备要抛掉手里的货了,转而去买涨势更好的品种。
    这能说不是收获吗?
    所以这顿白吃的免费大餐,让“朱三万”是相当的愉悦。
    至于说到鼠票转手的生意,尽管他心里不免有点小失落。
    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自己十块钱出手的货,今日涨了十几倍,却反而要接回来了。
    但他绝不会有比心里抱怨两声更多的芥蒂。
    毕竟生意场上就是这么回事,谁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只要有利可图,宁卫民愿意给他留出利润差价,他干嘛跟钱较劲呢?
    有钱不挣,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所以饭后,当他和宁卫民他们来到客房,一看见房间里摆出的货色,品相是那么完美,种类那么丰富。
    居然除了三千版鼠票之外,还有一些邮市上难得一见的猴、鸡、狗、猪。
    他就更是心花怒放,喜出望外。
    因为品相好不但意味着好出手,能卖出高价,数量有保证也代表着利润多。
    要知道,这拨邮票行情,所有生肖邮票都已经成了硬通货。
    尤其猴、鸡、狗,这样早年发行的那些品种,涨起来的速度比梅兰芳小型张还快。
    更是如今所有炒邮票的人公认还会继续高涨,都想得到的好东西。
    但正因为难得,谁有了都不卖,都捂着,所以谁看见谁都得流口水。
    于是这个时候,“朱三万”对于宁卫民就只剩下兴奋和急切了。
    “了不得!太了不起了!还是生肖邮票好啊!这轮行情的绝对主角!没想到你们的货色这么全,所有的生肖票你们都有。不得不说,能存这么多硬货,你们几位的眼光真是老辣。那咱们就谈谈价钱吧。我要想把你们这些生肖票都吃下来,价钱该怎么算?不过我可有言在先啊,看在我当初是十块一版卖给你们的份儿上,总得给多点优惠吧……”
    不过说实话,“朱三万”太过见猎心喜,可就有点丧失警惕性了。
    一是他不知道,宁卫民带他来的这间客房是专门用于交易,为安全起见,额外租下来的。
    在这个房间里,货物也是有限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