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赫连嫣然轻轻一笑,道:“户部尚书向陛下禀报时,说的可全是新米,陈米的事一句也没提。皖淮府的灾民那样多,朝廷的赈灾粮哪里足够。新米自然是要给的,陈米不妨也一并收下。” “你是说……”白盛突然明白过来,笑得有些贼,“把新米和陈米掺在一起,这样半新不旧的,官员们看不上,不易挑拣区分,更加不利保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被官员贪墨?” “殿下聪慧过人,想出的这个办法果然精妙。”赫连嫣然事不关己地奉承道。 “这怎么就成了我想出来的?明明是你提点的。”白盛有些好笑,头回见这样出了主意却不肯邀功,想着法儿躲功劳的,“这样好的主意,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臣女不过是比殿下多见了一些事情。”赫连嫣然半垂着眸子,不知在想什么,“没东西吃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易子而食随处可见,死尸也剩不下什么。挨饿的人想法最是简单,能有口吃的让他们活下去就成。 有的朝廷为了施的粥能喝进灾民的肚子里,还会在熬好后故意撒上一把沙子。富贵人家喝了只会嫌牙碜,难以下咽。灾民们喝着却是在活命。” 白盛听得一阵难受。 他自小生长在皇宫,便是出宫另建了府邸也还是在天子脚下的顺京,见识自然比不得东奔西走的赫连嫣然,想必她所说的这些景象是在别国见到的。毕竟最近几十年都没听说越国闹过多大的饥荒。 是啊,但凡能有口别的吃的,谁愿意吃小孩吃死人呢。他决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惨事发生在大越的土地上! 白盛下定了决心,继续虚心求教:“粮食的问题可以算是解决了,赈灾银两的是又该如何打算为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