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白还是很喜欢孩子的,几乎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说真的,听说容倾要办学堂,还是有不少人想把孩子给送过来上学的。 因为村民潜意识的认为,容倾这么有本事,就是因为看的书多。 容倾太过博学,别人问起原因之时,容倾随口便说书上看来的。 然后村民就认为读书人就算不考功名也能挣大钱。 现在村子里都富裕了,容倾的学费收的也不贵,一年也就五百文学费,就在村中,离家近,吃住都是家中,所以很愿意将孩子送来读书。 不仅仅有女娃,也有一些男娃,因为容倾说了,读书能明理,将来能找个好婆家,被婆家看重。 第一次招生,北山村十岁以下的孩子差不多都来了,还有一些附近村的孩子,差不多得有七八十人。 容倾分成了两个班,她跟苏白一个人带一个班。 苏白的班上都是男娃,容倾班上都是女娃。 毕竟,这个世界上,女男大防还是很严重的。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比较早熟,倒是不难带,教育还算顺利。 因为笔墨纸砚比较费钱,容倾考虑到学生的家境,而她又对书法要求比较高,又将水写布给弄了出来,免费提供给学生练习书法。 容倾没有多少耐心,讲完了课,留下作业,让学生自习,然后就去医馆了。 毕竟,她现在身兼数职。 苏白倒是认真负责,天天在学校里待着,偶尔还要帮着看一下隔壁班级的学生,谁让隔壁班的班主任是他的好妻主,而他的好妻主还是一个声名远播的好大夫呢。 因为附近几个村都把地种上了草药,导致草药的价格降低了许多,里正找容倾来说道说道,问她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啊? 当然是盖房子,开办制药厂了。 容倾做了一些简单的药,比如感冒药,退烧药,止血药等常用药,做成药丸或者是药粉,就算本地卖不出去,完全可以卖到外地去,根本就不愁销路。 依旧是流水线生产,尽可能的避免配方流出去。 容倾现在生意越做越大,玻璃厂,水泥厂,红砖厂,制药厂,罐头厂…… 罐头厂是去年做的,山上的果树成熟以后,原本是想卖出去的,但是却发现古代交通太不便利了,为了避免水果烂在路上,便让村民帮着将水果制作成罐头。 还有超市火锅店,还有一年前开的酒楼客栈,苏白名下的胭脂铺子和成衣铺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