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盐田【求订阅、月票】-《大唐富家翁》
第(3/3)页
这样的凿石建盐田,建造就是最初期比较费力,两百多人现在都在搬运大石,将剖开的大石一一排列好,这样又助于以后灌溉,虽然现在工作量很大,但是以后管理起来就要省事的多,不过产能还是有限。
“伯父,您也不要太劳累的,这里有苗翊在,您就不用这么操心了,这路途也不近,偶尔过来看看即可,目前盐田是主要的事情,我在从别的地方给您抽调三百人过来,争取早日将这里规划好,一旦盐田建好了,一万个小盐池一年不知可以产多少盐?”
“听苗翊讲,他们以前的东家只有一千个盐田,每年可以产八百到九百石盐,我们一万个盐池,怎么也能产八千石盐左右”
“八千石盐,看样子这盐田的买卖还是很有搞头,这是个好事,光靠着盐田将来可以给我们淡水城增加不少收入”
现在大唐的盐一斗是卖两贯多钱,就相当于一斤二三十文钱,如果台湾岛建上几个这样的盐田,每年光盐就可以收入好几万贯,不过这种凿石头盐池很费人工,建成后管理起来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是啊,建上五个这样的盐田,那么一年就可以增加将近十万贯的收入,这个可不比咱们的酒坊收入少,这个盐要能卖到吐蕃等地,那里的盐更加贵,一斗可以卖到三贯以上,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往吐蕃卖盐,毕竟经过大唐,这个根本就没法运过去,官府对盐的管控太严了”
“哦,吐蕃很缺盐吗?”
“是的,他们那里很多人都吃不上盐,每年吐蕃来大唐边关劫掠,盐就是他们其中一个必抢的东西,其实那些游牧的部族,他们很是缺少盐、铁、茶这些东西,而我们台湾,盐以后是不会缺了,而且这里的气候应该种茶是很合适的的”
冯子财说道,盐和茶这两项生活的必须品,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人来说,是奇缺之物,而且这些物品也是朝廷专营,越是朝廷管理的严格的物产,就越是赚钱。
“伯父是提醒了我,茶多生长于江南,台湾的应该很适合茶的生长,这么好一个事情,我都给忘掉了,北方游牧部族,多食肥膏,茶可解腻消食,以前大唐周边部族都象朝廷要求以牛羊换茶盐,这个是不可或缺之物,而静远更以茉莉花和茶一起冲泡,美其名曰茉莉花茶,味道很是清香,这是个很好的主意,我立即安排人去扬州福州等地去移植茶种树种,台湾多山,正是栽种茶树的好地方”
杨玉环驾船返回淡水城,这片盐场选定的位置在台湾南部,也就是秦轩的前世时的高雄地区,主要是这里是台湾日照充足,降水量少,是做盐场的理想场所。
选择这里还是经过了秦轩的建议,因为前世时,高雄的七股乡是一个很大的盐田旅游景点,那里的盐山如雪山一般,有四层楼高,十分的出名。
虽然杨玉环听秦轩这么说了,但是就目前这个盐田能出产的盐还是很有限的,就算每年能产五万石盐,这个产量还是远远太低。
在盐场时,自己不愿意打消伯父的积极性,苗翊的这种用大石块晒盐有点太费力气了,对于大量的产盐是个个制约,还是需要想别的办法,这个还得咨询夫君,看看如何能扩展盐产量,最大可能的增加台湾的财政收入,杨玉环暗想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