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狗改不了吃屎! 林一诚暗自决定,以后自己的电影,尽可能跟他们的电影一起上,盯着打! 把这份资料扔进垃圾桶,又拿起另一份看了下。 《爱有来生》,俞飞红自导自演,来拉投资的。 林一诚记得,这部戏俞飞鸿前前后后拍了好几年,第一次拍完后,都后期制作了,这位姐姐觉得不满意,又重拍了! 最后花了三四千万,票房才两百万。 亏成这样,人家都毫不在意,只为满足自己的导演愿望。 对此林一诚只能说一句佩服。 虽然林一诚承认,这位姐姐长得漂亮也很有气质,但这又怎么样? 林一诚又不是她的舔狗,凭什么拿真金白银陪她玩儿。 这种当冤大头机会,还是让给那些把她当女神的京圈老男人吧,林一诚就敬谢不敏了。 …… 话说回来,星河影视公司自从成立,林一诚就给自己和公司立下两条规矩。 第一,不拍不投艺术片。 第二,不投姜闻的片子。 上辈子,这辈子,林一诚都不喜欢艺术电影。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所谓的艺术电影,只不过是那些不赚钱没能力的人强行挽尊罢了。 电影这东西,甭管它的来源是不是街头拉洋片的,但它的诞生就天然自带商业属性。 只不过是后来那少部分拍片不赚钱的人给生造了一个“艺术片”的词出来,故意跟商业片区分开。 这样,他们哪怕拍的片子不赚钱,但可以安慰自己和投资方,我们这是艺术片,是为了艺术! 这样一来,就显得高大上了。 等这种说法到了港岛,又被衍变成了“文艺片”,硬生生给它定义了一些概念。 其实无论怎么遮掩打扮,说到底,不管叫“艺术片”还是“文艺片”,无非是这人叫张三,外号三胖子,本质上还是那种不赚钱的片子。 号称自己剧情取胜,但很多时候观众看的云里雾绕。号称里面蕴含深刻含义,但大多观众只会觉得无聊至极。 就比如《我不是药神》,如果按照他们的定义,这无疑就是一部艺术片了。 可人家票房爆了后,又把它踢出了艺术片的范畴。 当然要踢出去,不踢出去他们以后用什么借口来解释自己的片子既不好看还赔钱呢? 林一诚的愿望从来都是建立自己的影视帝国,所以肯定是要走主流商业的路子,这种不赚钱的片子,有多远离它多远! 林一诚更从来没想过去拿欧洲三大的奖项,他虽然底线不高,但还是有的。 最起码,他做不出来那种拿着民族的苦难,国人的悲痛,去讨好外国人的事儿来! 那些第六代导演片子一直亏钱,但却能一直拍片,他们的资金哪来的? 人家欧洲特意建立了这种基金会,就是专门用来扶持他们这一帮人。 用奖项和金钱来诱惑他们,让他们去拍这种片子,来达到那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因此,林一诚对他们这帮第六代,打心眼儿里瞧不起! 一帮纯纯的走狗败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