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既然林一诚婉拒,老曼也不强求了。 最后表示,欢迎林一诚去他们那里旅游做客。 一定会好好招待。 人家是真有诚意。 林一诚,被感动了。 于是,给老曼出了个主意,讲了一个剧本梗概。 —— 穆罕默德,是一个因为战火而失去家庭的孩子。 可是在ALB国家的关怀和呵护下,顺利长大成人。 并且,在父亲的老同事的提携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特工。 这时,一个由某个犹豫头目组建的犯罪团伙出现了,他们妄图以手机卡掌控全球。 正直、勇敢的默罕默德,孤身一人,闯进犯罪团伙的老巢。 对犹豫,大杀特杀。 百人斩、千人斩…… 最后,成功粉碎了犹豫人的邪恶阴谋。 并与欧洲某公主“激情碰撞”,最后过上了快乐美好的日子。 …… 林一诚讲的剧本,就是那部《王牌特工》。 这电影,他没法拍。 就算强行汉化,也会改的不伦不类的。 索性,废物利用,交给老曼吧。 老曼听完,当真了,来了兴趣。 一连问了很多详细内容。 光是听个大概,就已经大合他的口味了。 要是真拍出来,那还了得? 当即,老曼又转了200万美刀过来。 算是剧本费。 这诚意,真的没话说。 林一诚见状,也就多说了几句。 建议老曼在欧洲,找个导演,把这电影拍出来。 比如,那位“地球上或许没有最好的导演,但有最烂的导演”——德国导演乌维·鲍尔就很合适。 这位,可是个狠人,曾在擂台上,把四位影评人,打的鼻青脸肿。 就没有“愤怒的宝哥”不敢拍的电影! 宝哥+ALB人,这可是绝配! 想想看,宝哥版本的《王牌特工》,戴着白色头巾的ALB男主角儿,化身特工,对犹豫们大开杀戒…… 那画面,实在太美了…… —— 《飓风营救》的相关事宜,已经不需要林一诚多操心了。 眼下,重点是《人在囧途》的上映。 现在的宁昊,根本没名气可言。 男主角儿雷大头,虽然也参演了《疯狂的赛车》,有了一些知名度,可还不够。 《人在囧途》的噱头和吸引力,天然有些不足。 常规的宣传,譬如“繁忙春运,《人在囧途》让您旅途笑不停。” “腊月廿五是大寒,《人在囧途》送温暖。” 能用的都用了。 效果嘛,一般般。 没办法了。 星河影视、中影还有博纳的宣传部门,只能把主意打到了林一诚身上。 什么“票房之王林一诚亲编剧本”,什么“金牌监制林一诚再度出手”…… 这些还算好,都是事实。 有些宣传内容,就挺扯淡了。 什么“林一诚浅谈《人在囧途》的三大看点”,什么“林一诚列举,观看《人在囧途》的七大理由”…… 说的天花乱坠的。 好像林一诚真说过这些话似的。 不过,宣传嘛。 不丢人。 林一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三家公司的努力下,《人在囧途》还是拿到了45%的平均排片。 在星河院线、中影星美以及中影新南方这三条院线,更是给出了55%以上的排片量。 多出来的这10%,要么是从《非诚勿扰》那里砍出来的,要么是从那几部港片那里挤出来的。 林一诚,对《人在囧途》的票房预期要求不高,能过亿就行。 他是这么认为的,宁昊的压力可就大了。 话说,宁昊在得知钟丽芳投诚了林一诚后,立马清楚了,林一诚对他态度冷淡,并且一直压着《人在囧途》的原因了。 哪个老板,喜欢吃里扒外的员工呢? 宁昊,在妻子的劝说下,给林一诚打了个电话。 电话里,宁昊说的那叫一个言辞恳切,就差把他的心掏出来,给林一诚看看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了。 林一诚,对此不置可否。 说的再好听,也没用。 人,只要不忠诚一次,就不能再重用了。 更何况,宁昊的价值,对林一诚来说,已经可有可无了。 他的那些电影,杨青完全可以接手去拍。 林一诚算是看出来了,论导演能力,杨青,真不比宁昊差。 《疯狂的赛车》仍然大获成功,就是明证。 前世,杨青之所以混的不如宁昊,一是没有好本子,再就是没有好运气。 当然了,更主要的是杨青不够油滑。 林一诚,准备《人在囧途》之后,看看宁昊的行动。 要是他能老老实实的,那就交给他一些不怎么重要的电影。 要还是跟华宜勾勾搭搭的,那可就别怪林一诚了。 以他如今的地位,还有星河影视掌控的各种资源渠道,他想对付一个导演,可太容易了。 —— 把公司的相关事情都处理好,林一诚又飞往了魔都。 前往盛大网络总部,跟陈天桥见面。 其实,在此之前,林一诚就已经约了陈天桥好几次了,想跟他谈一谈入股盛大文学的事宜。 只不过,陈天桥一直都以身体不适的为借口,婉拒了。 陈天桥身体不适是真的。 他不想林一诚插手盛大文学,也是真的。 这次之所以同意见面,原因也很简单。 干爹要进步的相关公告,已经发出来了。 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巧的是,干爹正好也能管到盛大的头上。 要是再不给林一诚面子,陈天桥怕林一诚不给他里子。 林一诚的一些传言,不光是影视圈,在别的圈子,也已经流传开来了。 虽说那些传言都真真假假的,一时不好分辨。 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如今焦头烂额,过的不怎么顺利的陈天桥,不敢赌。 —— 等林一诚到了盛大,见到了陈天桥的时候,发现,此时的他,已经两鬓斑白。 再也不复当初那个最年轻的首富的意气风发了。 林一诚心里,有些惋惜。 老陈,真是可惜了。 正所谓“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 老陈,在盛大内部看来,在同行看来,就是一个疯子。 在2004年,老陈就花费巨资,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去搞盛大盒子,这不是疯子是什么? 结果呢?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先是内部高层不理解,不看好,老陈最后只能强硬的推行了下去。 然后,搞出来的这个盛大盒子,太超前了,盛大中高层研究了一晚上都没弄懂到底该怎么用。 就连老陈自己,都是琢磨了4个小时,才连接好。 投放上市后,更是被市场反馈狠狠的泼了一盆凉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