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工坊的另一头,十二名学徒培训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爷爷背着手在工位间巡视,时不时停下纠正动作。他的教学方式简单直接——示范三次,然后让学生重复直到达标。 “指头别翘!”“力道要匀!”“这里要压三下!”老爷子的声音在工坊里回荡。 最年轻的学徒周小雨才十九岁,高中毕业后在县城打过半年工,听说能学手艺立刻回来了。此刻她正对着一个歪歪扭扭的茶席发愁,怎么都编不出整齐的纹路。 “丫头,急啥?”李阿婆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柳编跟养孩子一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周小雨委屈地撇嘴:“阿婆,我太笨了,学不会。” 李阿婆拿起柳条,粗糙的手指突然变得异常灵巧:“看好了——前三后二,左绕右穿,回手一掏,六角自成。”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在周小雨手里不听话的柳条,在李阿婆指间就像活了过来,自动交织成完美的六角形。周小雨看得目瞪口呆,赶紧掏出小本子记下口诀。 “阿婆,您这口诀太神了!还有别的吗?” 李阿婆呵呵一笑:“多着呢。'编底要密,编帮要挺,收口如封山'...都是俺爹教的。” 不远处的柳青注意到了这一幕,心头一动。她悄悄走到周小雨身边:“小雨,能不能帮个忙?把阿婆说的这些口诀都记下来,最好录个视频。” “为啥?” “这些都是宝贝。“柳青看着李阿婆灵巧的双手,“万一哪天...” 她没有说完,但周小雨明白了。这个聪明的姑娘立刻行动起来,不仅记口诀,还细心画下每个步骤的示意图。 “家人们看好了!这可是正宗的百年非遗工艺!”周明举着手机支架,在工坊里来回走动,“现在下单还送精美礼盒,只要268,买不了吃亏...” “闭嘴!”爷爷突然一声暴喝,吓得周明差点摔了手机。 老爷子大步走来,脸黑得像锅底:“什么百年非遗?什么精美礼盒?胡扯八道!” 周明结结巴巴地解释:“爷爷,这是...这是直播话术...” “话术?”爷爷抓起一个“六角叠丝”筐,“这东西值多少钱,靠的是真本事,不是你那套花言巧语!” 直播间里的观众瞬间沸腾了:“老爷子威武!” “这才是真匠人!”“就冲这态度,我买俩!” 弹幕刷得飞快,观看人数从几十飙升到上千。周明目瞪口呆地看着数据,突然福至心灵:“爷爷,要不您来给大家讲讲这筐怎么编的?” 爷爷瞪了他一眼,却出人意料地接过手机。他一句话没说,只是坐到工作台前,拿起柳条开始编织。粗糙的手指在细嫩的柳条间穿梭,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像钟表机械。 直播间安静了几秒,然后弹幕爆炸了:“天啊,这手法!” “看着简单,我试过根本不行” “老爷子手上全是茧子...” 两小时后,当爷爷完成一个小巧的“六角叠丝”杯垫时,直播间人数突破了五千,后台订单响了三十多声。张磊看着数据,喃喃自语:“原来真实才是最好的销售策略...” “叮——” “您的商品'六角叠丝茶席'已售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