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人群一片哗然。柳青惊讶地看着爷爷——家里哪来这么多钱? 张德才冷笑:“柳师傅好大的口气!你退休金才几个钱?” 爷爷挺直腰板:“我柳明远说到做到!” “我也可以出资!”柳青突然说,所有人的目光又集中到她身上,“我现在有些积蓄,愿意帮爷爷一起收购这些老物件。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建立一个柳编文化展览馆,让这些宝贝永远留在清河镇!” 这个临时起意的想法让柳青自己都吃了一惊,但话一出口,她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这才是她应该做的事。这句话像火星掉进干草堆,瞬间点燃了全场。 “展览馆?真的假的?“ “青丫头说话算话?“ “那我家的老筐不卖了!“ 张老板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柳青,你一个黄毛丫头懂什么展览馆?知道要多少钱吗?“ “钱的事不劳张老板操心。“张磊突然站出来,“我们正在申请非遗保护专项资金。” 张老板眯起眼睛,目光在爷孙俩和张磊之间来回扫视,最后定格在爷爷手中的针线篓上。他忽然笑了:“行,柳师傅,您厉害。“ 张德才就带着两个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村民们一拥而上,各自认领自家的东西。王婶抱着那个“福寿双全“筐,眼泪汪汪:“青丫头,这筐我捐给展览馆!我婆婆临走前说,这纹样能保平安...“ “我家也有个老篓子!” “我爹留了个柳编药箱!” “我回去找找,好像有个...“ 柳青被热情的村民团团围住,问题像雨点般砸来:展览馆什么时候建?建在哪?要不要收门票? 柳青看着被围在中央的爷爷,老人脸上的皱纹似乎舒展了许多,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这一刻,她终于完全理解了爷爷的坚持——有些东西的价值,确实不能用金钱衡量。 当天晚上,柳青在灯下仔细研究几件抢回的老柳编。其中那个“卍“字纹针线筐特别引起她的注意。在台灯下,她发现纹样中暗藏玄机——“卍”字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通过柳条粗细变化形成了一种立体效果,转动时光影流动,美不胜收。 “这就是'流光柳丝'的雏形吧?”她自言自语道。 “还差得远。”爷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端着一碗绿豆汤放在柳青面前, “不过你眼力不错,能看出门道。”柳青接过碗,突然想起什么:“爷爷,今天您说要原价收购那些老物件...我们家有那么多钱吗?” 爷爷哼了一声:“我地窖里那些东西,随便拿两件去拍卖行都不止这个数。” 柳青瞪大眼睛:“那您还...” “舍不得罢了。”爷爷叹了口气,“那些是你奶奶的心血,卖了就像卖了她一样。” 柳青心头一热,正想说些什么,手机突然响了。是镇上“溪畔”咖啡馆的老板林姐发来的消息:“小青,听说你今天在祠堂大显身手?有个事想请教,明天有空来店里坐坐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