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中午休息时,柳青收到了程诺的短信: “柳青,新年好。开工大吉。不知前几天提及的合作之事,你考虑得如何?期待与你共事。” 文字得体,却透着一种商业化的急切。 柳青看着工坊里正在忙碌处理问题灯罩的伙伴们,回复道: “程先生新年好。谢谢厚爱。工坊近日在处理一批紧急的质量问题,待解决后,我们再详谈合作不迟。” 她放下手机,心里反而踏实了。 程诺描绘的蓝图固然吸引人,但眼前这些实实在在的难题、需要她负责的订单和信任她的工友,才是她当下最该珍惜和守护的。 整个下午,工坊里都弥漫着那股奇特的草药香。 大家分工合作,拆解、浸泡、晾晒……没有人抱怨返工的繁琐。 李阿婆也来了,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将拆下来的还能用的柳条重新归类整理。 夕阳西下时,第一批处理好的柳条已经挂在通风处阴干,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和木香。问题虽然还没完全解决,但方向已经明确,人心也安定下来。 柳青最后一個离开工坊。她锁上门,回头看了一眼在暮色中整齐悬挂的柳条,它们像是一道道金色的帘幕,承载着古老的智慧和新年的希望。 爷爷正在院门口等她,锅里温着简单的晚饭。 “解决了?”爷爷问。 “嗯,按您的法子,应该没问题了。” “那就好。” 饭桌上很安静,只有碗筷的轻响。但柳青觉得,这是她过年以来,吃得最安心的一顿饭。 她知道,她的根就在这里,在这片飘着柳条清香的工坊里,在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这里的需要和责任,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坚定。 三天后,经过古法药方浸泡并阴干好的柳条呈现出一种迷人的浅琥珀色,手感温润,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草药清香。 用它们重新编织出的灯罩,不仅结构更加紧密,整体质感也提升了一个档次。 柳青亲自打包,附上一封诚恳的道歉信和一份说明古法处理工艺的小卡片,将替换的新灯罩寄给了给出差评的客户。 一周后,那条差评下多了一条长长的追评: “太惊喜了!卖家不仅及时联系道歉,寄来的新灯罩简直像艺术品!有一种很特别的香气,手感也超级好,挂在客厅里朋友们都问在哪买的。手工的东西确实有温度,之前错怪了,特意来补五星!大力推荐!” 工坊里一片欢腾,这不仅挽回了信誉,甚至成了活广告。不少人冲着这“会呼吸的柳编”下了单。 但柳青没有沉浸在喜悦里。 她让周明和张磊彻底清查了库存的柳条,发现之前那批问题灯罩使用的柳条,来自同一个供应商提供的“特价批次”,实际上是存放不当的旧料。 “不能再依赖不靠谱的供应商了。” 柳青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我们必须把源头掌握在自己手里。” 她计划跳过中间商,直接与周边村落种植柳树的农户签订收购协议,由工坊制定严格的柳条等级标准,从源头上控制质量。 就在柳青忙着联系农户时,程诺的黑色SUV停在了工坊门口。 他今天穿得休闲了些,但精英气质不减,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夹。 “不请自来,希望没打扰你们。” 他笑容温和,目光扫过工坊里新晾挂的柳条, “咦?这批柳条的成色好像特别棒?” 柳青简单解释了古法防霉处理的事。程诺听得极其认真,眼中闪过精明锐利的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