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首先就是人员。”柳青看着大家,“不能再让大公司说挖就挖。以前我们只教手艺,只发计件工资,确实留不住人。以后,凡是通过考核正式留下的,也执行底薪计件绩效考核制,全部签合同,交社保。” 这话一出,王宝贵嘴巴长大哇了一声,首先想到不好请假了。连李阿婆都愣住了。学手艺人还给交社保?在这镇上可是头一遭! “青姐,这成本…”张磊下意识地开始心算。 “成本是高。”柳青点头,“但这是必须花的钱。我们要让大家觉得,在这里,不只是一份临时挣钱的活计,是一份有保障、有奔头的正式工作。钱宏达能挖走人,是因为他给得起钱。那我们就要给得起钱,也给得起尊重和保障。” 周明兴奋地两眼放光:“早该这样了!咱们就得正规起来!” “然后是技术。”柳青继续道,“以前是来了就跟着干,能学多少算多少。以后不行。张磊,你配合阿婆和爷爷,把核心的技法,尤其是蒸汽曲木、‘六角叠丝’这些绝活进一步细分,分解成标准化的学习模块。新来人,必须从基础模块学起,通过考核才能接触更高级的,形成阶梯。一是保证质量,二是…” 她顿了顿,“即使有人被挖走,他们带走的,也只是某个阶段的技能,核心的、成套的东西,他们拿不走。” 这不仅是对技术的保护,更是对传承的负责。李阿婆听得连连点头:“这个好!老祖宗的东西,不能稀里糊涂地传!” “第三是记录。”柳青看向张磊,“ERP系统这次立了大功。但它不能只记录,还得能预警。能不能设置一个功能,比如原材料消耗和订单进度出现异常偏差时,或者某个人的产量突然异常波动时,系统能提前报警?” 她想起了李婶几个技术好的被挖走前,就有过短暂的效率下降,或许那时就有苗头。 张磊说:“可以!加入数据比对和预警算法就行!我已经开始在弄了!” 柳青点点头。张磊总是这样,每件事情都能做到头里去。 “最后,是精。”柳青的声音低沉下去,“经过这几次的事,浩宇、柏悦这样的单子,我们接起来要更谨慎。不是不接,而是要更严格地规范流程,所有验收标准提前白纸黑字确认清楚,甚至可以考虑引入简单的第三方见证。同时,我们不能只依赖一两个大客户。” 她拿出手机,点开淘宝后台:“大家看,虽然我们最近忙大单子,但网店零散的订单一直没断过,积少成多,也很可观。而且这些散客,认的是我们‘清河柳编’的牌子和手艺,粘度高,不容易被撬走。 柳青讲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补充,工坊未来的战略会议在掌声中结束。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务实、最迫切的调整方案。 每个人都被安排了明确的任务,不仅知道要做什么,更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会后,爷爷说:“树挪死,人挪活。不论怎么挪,根扎稳了,才经得起风雨。” 他看了一眼仓库角落里那台默默运转的电脑,又补充了一句:“老法子保魂,新法子保命。都不丢人。” 第(3/3)页